请输入关键字
亚洲正规赌博十大网站   > 医护团队  > 寻找科室  > 其他科室  > 临床营养科  > 临床营养科  > 健康科普

忽晴忽雨,小儿肠道健康的密码如何解? ——粪便里的“小知识”

[ 2019-05-07 13:27 ]

人人都知道,吃进去的东西需要肠道进行消化吸取,肠道要是闹脾气的时候,粪便就会跟着做出显著的变化。对于小宝宝来说,除了仔细精准的喂养,家长们的双眼也牢牢的盯准了宝宝“吃喝”之外的“拉撒”,谨慎的留意着宝贝每日排便的频次和状况。很多焦虑的家长按照成人的标准在观察宝宝的排便情况,如果一天没有大便,就开始担心咱家宝宝是不是“攒肚子”,是不是便秘啦?甚至有很多完全没有经验的母乳妈妈,在新生儿时期在慌张的问过我:为啥我家宝宝拉的臭臭,跟大家正常人的大便长的不一样啊?不会是有啥先天疾病吧?

婴幼儿时期,人体消化系统发育尚未成熟,膳食摄入的食物从单一液态的母乳或配方奶,逐渐过渡为其他固态型的食物,喂养方式和食物种类需要经历较大变化。相比其他时期,宝宝的消化系统的确更加脆弱,也更易患上消化系统疾病,大便情况的改变的确是疾病发生的重要预警信号。但是,宝宝粪便的特征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特点,粪便性状波动比较大,不能完全按照成人的标准生搬硬套。


关于宝宝大便的各种正常模样

新生儿的大便 足月新生儿出生后12小时内排出墨绿色、黏稠的、无臭味的胎便。3~4天排完,大便颜色逐渐变为黄色

母乳喂养宝宝大便 金黄色或黄色软膏状,可见奶瓣,无明显气味或略有酸味,偶尔呈淡绿色

奶粉喂养宝宝大便 淡黄色或黄色泥状,可见奶瓣,无明显气味或略有臭味,偶尔呈淡绿色

混合喂养宝宝的大便 大便性状,颜色都介于母乳喂养宝宝和奶粉喂养宝宝之间

添加辅食后宝宝的大便 逐渐出现成形大便,黄色或褐色,如摄入某种颜色的食物在大便中也会呈现,可见到未消化的食物颗粒,有臭味


关于大便频次,标准答案真的存在?

对于成人,大家通常认为每日1~2次性状良好的排便是健康必备元素,但宝宝是否也要找一个固定建议数值的标准答案呢?

与其苦苦追求频次数,不如积极留意宝宝自身的规律和粪便性状的改变。如果是完全母乳喂养的宝宝,因为母乳具有轻泻的作用,有的宝宝1天10次大便都不能算异常,同时母乳又易消化吸取,有的小宝贝10天才能有1次大便也不能判定为便秘,只要粪便性状依旧是让妈妈眯眯笑颜的“金黄色”“膏状”“略见奶瓣”,均是正常健康的排便。奶粉喂养的宝宝大便次数一般会比母乳喂养的宝宝大便次数少一些,通常一天1~4次,这跟配方奶粉中的配方中添加的膳食纤维和其他成分比例有关。辅食加入后,宝宝的大便次数并没有整齐划一的标准,1天1次或1天3~4次均有可能。当然,在引入固体食物后如果膳食中淀粉的比例过高,宝宝的确更容易出现粪便干结,胀气,排便困难的情况,这个时候就要注意合理搭配适当月龄可以选择的婴幼儿辅食食物,增加宝宝饮食中膳食纤维比例,通常推荐每日1~2种新鲜的蔬菜水果。


粪便是还不会准确表达自己感受的宝宝交给爸爸妈妈们的一份健康情报,希翼家长们能准确的找到属于自家宝宝的密码本,并顺利的解读出每天宝宝肠道健康的资讯,气定神闲的应对“晴雨变化”。


地   址: 医院地址(西直门院区):北京市西直门南大街11号
邮编:100044
     ICP备案信息:京ICP备10005257号-1        COPYRIGHT ? 2004-2010
医院总机:88326666

网站建设:北京分形科技

官方
微博

官方APP

微信

XML 地图 | Sitemap 地图